·心理咨询内容

监狱开展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9-06-21

【案例】杨犯,男,1975年3月6日生,汉族,未婚,初中文化,哈尔滨市动力区(现香坊区)黎明乡后山河屯,无职业,1997年7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7年11月在我狱关押。1999年被减为有期徒刑20年。2002年被减刑一年十个月,现在余刑10年。 

杨犯入监一个月,正赶上我狱“结”、“摆”、“查”余罪的高峰期。当时的集训大队杨大队长对服刑人员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很多服刑人员都交代了自己的余罪。该犯也有一起****余罪没有交代,当时心理十分矛盾。交代吧,可能自己会被枪毙;不交代吧,同犯早晚被抓,同犯被抓自己也是一死;逃跑吧,没有出路,在逃的滋味很难受;****吧,又没有勇气,也太对不起养育自己这么多年的母亲。在这矛盾重重的一个多月煎熬中形成了冲突心理,矛盾心理,强大的、持续的压力为心理疾病的产生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尽管该犯***后交代了余罪没有被枪毙,后来也按正常法律程序被减了刑,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二十年,可他认为二十年比无期还长,二十年,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呀?何时才能回家?何时才能回家孝敬自己的母亲?对以后的改造失去了信心。

2004年5月,该犯主动来咨询室要求咨询,经过咨询了解该犯的主要症状:一是走道爱数数,比如数楼梯,数窗户,数台阶,数食堂到监舍的步数,数监舍到车间的步数,演出时数观众的排数等,爱数数的毛病自己无法控制;二是老爱忘事,刚从车间出来就怀疑自己没有关门或没有关好窗户,再回去看看才放心,几乎每天都是如此;三是憎恨他人,看到别人看武打小说他也生气,看别人打扑克也生气,看别人看电视也生气,他认为别人是在浪费青春,生气较狠时他想打人甚至****。

5月20日,******次给该犯咨询,该犯是经过收听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心理节目,对照自己的“症状”认为自己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心病就须心药医”。我经过交谈和沟通也认为其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的症状。于是我运用我们现有的COPA-PI心理测试软件对该犯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犯是:性格趋于内向,好静,孤僻,缄默冷淡,落落寡合,交际面窄,不愿意与人打交道,行事严谨。情绪易变,性情暴躁,易生烦恼,喜悲情绪聚变明显。冲动,卤莽,缺乏抑制,疑神疑鬼,焦虑不安,忧虑抑郁,忧心忡忡,沮丧悲观,急噪不安,心身疲惫,伴有******、噩梦、恐怖等。测试结果与我们的诊断是一致的,于是我就给该犯建立了咨询******档案,并请示领导对该犯进行心理咨询矫治。

5月26日,该犯第二次来咨询,我采用宣泄、疏导、交流、沟通等方式来了解该犯的具体情况。经过了解知道该犯的心理疾病是跟家庭因素有关,该犯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在农村就是所说的“二流子”,除了喝酒打媳妇没有别的能耐,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战争中,记得在八岁那年,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看到了刚刚打完仗的“战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散落一地,立柜轧坏了,衣服、被褥散落一地,就连家里***值钱也是***值得珍惜的一筐鸡蛋也都打碎一地,妈妈不在家,他预感到可能要出大事,就一口气跑到村西边的河边,看到妈妈就坐在河边,母子俩抱头疼哭,要不是为了他,也许妈妈早就****了。这些阴影从小就藏在他的心理,他也经常生活在“战争”和恐惧当中,加之该犯的犯罪、在逃等种种经历为他的心理增加了自己难以承受的负担。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好办,“对症下药”。每次咨询我都尽量多倾听该犯的“述诉”,再按照心理学的知识,给该犯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比如,让该犯写些自己的经历,每次谈话后的感想,心得体会,自己有何要求等等,我还鼓励该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冰城育人》和《丑石》写些稿件、诗歌。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其倾诉自己的情感,二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犯的真实内心感受。在这五个多月每周一两次的矫治过程中也因为改造的问题病情反复过好几次,但症状在明显好转,心情也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十月份,该犯给我写了一份很完整、很成功的“思想汇报”,看到该犯的思想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也很高兴,大夫就愿意看到自己的病人有开心的笑容。我又用COPA-PI测试软件再一次对该犯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犯的很多症状已基本******,“绿线”比较平滑。可以说他的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的症状已基本矫治成功,在以后就是巩固的事了。

杨犯的矫治成功是我们监狱自心理咨询室成立以来比较成功的一例,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好评,2004年底被黑龙江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录制成专题片,2005年5月份播放,2005年12月份,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也来采访这一案例,已经在2006年2月12日播出,同时在2007年8月12日进行重播。
·我们的服务